锚定“一基地三区”定位,依托国际超算天津中心算力支持,天津引“天河”之水润泽产业创新。深学笃用,天津行动,一起来感受先进制造背后的超算力量。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有关部委和地方正围绕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坚持制造业立市,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天津不断夯实产业基础,优化产业生态,吸引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津门。
10月18日上午,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经济区的联想(天津)智慧创新服务产业园(下文简称“联想天津产业园”)开工启动。
工业互联网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连接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供应链和全价值链的新载体,是连接、配置和组合各类生产要素的新组织方式,也是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新引擎。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牵引,逐渐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率先在化妆品、服装、家纺、电子产品等消费品领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
近日,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在北京组织了“2021中国(天津)工业APP创新应用大赛”初赛专家评审会,对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湖南、湖北等20多个省市制造业企业、软件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社会创新团队的参赛作品进行评审。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天津通过政策支持,助力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业发展,建设制造强市。
9月27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天津市促进智能制造发展条例》,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条例作为全国首部省级促进智能制造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将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助推“天津制造”变“天津智造”。
日前记者从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我国工业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产业体系。
有色金属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经济命脉,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我国有色金属的特色是品种多、工艺复杂、环境恶劣,有色金属行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极具挑战性。
“这款水下助推器,能让普通人体会到游泳世界冠军的速度。”展示着最新研发的白鲨水下助推器,天津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魏建仓说。
调研期间,记者真切地感受到,通过智能改造,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体系得以深度优化,达到了降本提质增效的目的。
世界智能大会 WORLD INTELLIGENCE CONGRESS
津ICP备17008349号-3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2098号 官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