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C·资讯】数字技术助推结构化减碳 筑牢绿色新支撑
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今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数字化可谓当下各行各业减碳的最佳手段。在数字技术赋能下,电力行业、智慧城市、交通行业、工业等领域,都积极进行低碳转型,提高效率、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为实现“双碳”目标助一臂之力。
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广泛共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战略方向,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2021年要做好的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是我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传统的经济增长范式迎来深刻变革,倒逼各行各业以更快速度、更优路径实现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移动通信行业面临重大挑战和机遇,对内需强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推动企业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对外应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引领绿色革命,发挥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优势,将系统集成有机融入生产过程,以数字赋能全社会,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打造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网络
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相关数据,2019年全球碳排放的总量约330亿吨,其中信息通信行业约占14亿吨,占比约为4%。信息通信行业的用能特点主要以电能为主,占比在95%左右,行业的碳排放对应主要是电能消耗对应的碳排放。按照传统的建设模式,运营商将背负巨大的利润被侵蚀的压力,节能减碳包括电费支出都是各家运营商的痛点。
中国移动通信设计院信息能源所副所长李玉昇表示,传统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周期相对较长,比如新选址一个机房,通过前期的选址到后面的装修、设备进场等,大约需要180天才能完成一个站点的建设。此外,能效和运维效率较低,难以从全生命周期进行把控。
这需要开展低碳绿色网络规划来降低网络的碳排放,降低运营成本。李玉昇建议,要建设信息能源的技术体系,推动通信能源向信息能源转变。信息能源是将传统的边缘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是能源转化、存储、控制等方面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在推动新型能源转变之后,推出的新能源基础设施产品解决方案,应该具有高密度集成、高效运行和智慧运维等特点。同时还应推动建立新型能源的技术体系,包括元器件、电源系统、通信网络,实现能量和流量的融合,不断推动技术演进、产品创新,推动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的混合共建的多元结构,从而打造面向未来的低碳能源网络。
此外,还需构建全生命周期的能源建设与运营体系。从运营、建设、维护和管理等维度,打造低碳建网、低碳运行、低碳运维等全生命周期、全场景的能源建设运营体系。推动网络的极简化,包括网络的极简站点、极简机房、去机房化等,即通过低碳建网减少非必要的碳排放,从而推动通信网络结构化的减碳。
运用技术优势构建绿色新生态
截至8月底,北京新建的5G基站有4.57万个,其中91%的基站是利用原有的站址建设的,包括北京电信和北京联通共同使用的17500多个基站。据北京铁塔公司的初步测算,一个5G基站每年的碳排放量是20吨,仅北京电信和北京联通共用的5G基站一年就可以减少碳排放35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中心碳减排一直以来都是低碳发展的重要关注领域。据了解,北京电信数据中心通过技术赋能绿色低碳减排新发展。运用间接蒸发冷却技术,通过控制系统在全年不同工况下降低了原有离心式冷水机组的能耗,降低了制冷主机冷凝温度,从而实现系统全年节能运行,全年节省用电440亿千瓦时,PUE降低了0.05。
北京电信党委书记、总经理肖金学表示,中国电信重点从建设绿色新云网、打造绿色新运营、构建绿色新生态、赋能绿色新发展、催生绿色新科技、筑牢绿色新支撑等方面推进“双碳”工作,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我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具体举措包括:构建能耗监测平台,助力碳排放精细化管理,目前已完成全量路径90多万个检测点的信号数据集中检测,汇集机房检测覆盖率达到91%,实现公司能耗动态监控和精细化管理。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打造绿色基础体系,形成系统级精益理念。在采用精确送风、高压直流、模块化DC舱等常规节能技术应用的同时,持续关注自然冷源等节能新技术的测试和使用工作,不断降低能耗。同时,全面深化5G共建共享,加快推动4G网络存量资源深度共享,深入开展基站节能技术研究推广及应用,截至目前,5G共享率达到100%。加强绿色科技创新,赋能绿色新发展。积极参与行业节能技术标准制定,与业内头部客户通过联合开发,加大对节能生态圈的科技成果培育力度,输出科技成果,赋能各行业数字化转型,高效支撑数字经济绿色发展。
来源:人民邮电报
-
官方公众号
-
官方视频号
-
官方小程序
-
官方抖音号
-
邮箱
wic@wicongress.org
-
大会官网
www.wicongress.org.cn
-
400热线
400-019-0516
-
咨询热线
022-83608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