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IC·资讯】电子信息产业增长态势稳固 迈向高质量发展征程

2021-08-25 5G

今年上半年,在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市场需求改善等多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增长态势稳固。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8%,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4.1个百分点,近两年复合增长率为12.5%。这表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正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高速增长并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投资、出口实现“双增长”

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投资与出口水平稳步提高,在经历2020年的增速放缓后“逆势上扬”,实现“双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大幅提升。相较2020年,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水平进一步提高,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逐步优化,投资质量持续提高。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上半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8.9个百分点,比工业投资高12.1个百分点。

目前,全国多个省份抓住“十四五”发展机遇,加大对电子信息领域的投资力度。山西省前瞻布局电子信息领域关键技术与零部件研发,湖北省则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此外,河南、江西、湖北、湖南、广东、云南等全国多个省份也已推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蓝图,电子信息产业将成为当地数字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出口量“稳中有升”。在海外需求回暖、订单回流等因素推动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量基本延续了2020年底以来的平稳态势并开始回暖。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7.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3.6个百分点。其中,集成电路出口1514亿个,同比增长39.2%。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温晓君对本报记者表示,累计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7.6%这一数字,确实处于近年来的较高水平。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交货值占全国工业出口交货值的比重近两年来一直较为平稳,基本保持在四成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在我国出口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究其原因,“一方面,以5G、新型算力中心为代表的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组织表现出更强的韧性和更高的效率,从整机到元器件都呈现一波量价齐升的小高潮。”

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持续拉动居家办公、远程教育对于电脑、手机等智能设备的需求,我国电子消费类产品出口成绩单非常“亮眼”: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出口笔记本电脑1.1亿台,同比增长48.2%;出口手机4.6亿台,同比增长17.8%。

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落地生根”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上半年,先进显示、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一系列高新技术研究取得突破。

在显示技术领域,以Micro LED为代表的先进显示技术的生产线已经在国内诸多企业落地,诸如康佳、天马微电子等企业正在不断打破国外对于先进显示技术的垄断。前段时间,天马微电子发布了透明Micro LED与电子纸相结合的创新应用,堪称全球“首秀”。

在5G技术领域,华为、中兴、紫光展锐等一众企业为5G技术演进持续贡献“中国力量”,5GAdvanced从架构层面和技术层面持续演进,充分满足个人消费者体验升级和行业数智化转型的需求,为5G后续发展制定新的目标。根据统计,我国企业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居全球领先。

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我国企业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研究领域持续发力。今年上半年,百度在随机傅里叶特征的量化算法方面取得突破,其理论成果能够节省大量数据存储的内存成本,为工业级大规模核学习提供了一种存储便利且效果较好的数据压缩方法。

电子信息技术“落地生根”,不断形成行业应用,激发新业态、新模式。温晓君表示,5G﹢AI﹢ VR﹢行业应用的融合型场景将成为技术迭代、产品创新、服务升级的重要趋势,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智慧健康养老等融合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将越发明晰。此外,基于人工智能的算力中心和端云协同算力部署将逐步加快,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在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的桐乡,智慧工业、智慧农业已经成为桐乡企业的“拿手好戏”。在华腾集团,搭载智能芯片的生猪耳标,允许饲养员实时监测生猪的心跳、体温、运动量等生命体征信息。在5G网络的支持下,整个猪舍还能做到实时自动控温、控湿,随时掌握室内氧气、氨气浓度等。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通过利用5G、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节约了大量用工成本,人畜共患疫情风险大幅降低,数字化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养殖模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表示,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提升,在推动信息制造、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保供应链安全促高质量发展

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电子信息产业受全球范围内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势必会面对更多挑战,因此更应该加强产业供应链的安全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表示,确保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的安全是首要任务。

产业要持续健康发展,一是要打通上下游配套产业链、金融链、物流链与供应链。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以系统化、网络化的产业体系应对未知风险,夯实新基建的基础,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对全社会发展的赋能。对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表示,要充分调动产业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各方力量。一方面,形成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产品和技术协同攻关突破机制,构筑有利于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的产业生态体系。另一方面,要在重点领域继续布局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解决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平台跨行业、跨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创新产品应用生态。

二是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攻关。比如,国内高端晶圆制备与技术服务的软实力不足,成为“短板”,与国际上高端的晶圆制备企业相比,不论是生产能力还是良品率都还有较大差距。在光刻领域,光刻胶、光刻机等关键节点依旧是“卡脖子”难题,亟待破解。关键核心技术供给不足会卡住高新产业发展的“脖子”,企业长期处于被动地位,阻碍产业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