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诞生”半年 引来千家科企 —— 天开园打造我市科技要素汇聚智力增长极

2023-11-21 智港天津

半年前,备受瞩目的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正式启航。依托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在津50余所高等院校,天开园努力探索“学科+人才+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半年来,天开园创新创业氛围持续高涨,越来越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如今,汇聚于此的优秀企业已经突破千家。截至11月15日,天开园“一核两翼”累计注册企业1018家,其中核心区600家,西青园213家,津南园205家。

天开园正在以日新月异的面貌,打造天津科技要素汇聚的智力增长极,天津未来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科技服务资源集聚区”已初见雏形。

全方位赋能

将初创企业扶上马送一程

7月3日提交预审,8月31日收到授权通知书,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天津永续新材料有限公司就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成为天开园核心区首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的企业。相较于普通审查所需的1至2年审查周期,市知识产权局和天开园帮助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实现了飞跃。

天津永续新材料有限公司此次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是一项纳米纤维素领域突破性的创新技术,不仅在性能上超越了市场上现有的同类产品,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科技提供了新的路径。“自入驻天开园以来,我们获得了全方位的赋能。天开园通过为入驻企业提供高效精准的创新服务平台,让初创企业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不断探索实践。”天津永续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朝辉说。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天开园入驻项目堪称藏龙卧虎,这片科创沃土吸引了一大批热情的创业者来此实现梦想,实现了大学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氢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与其他能源相比具有诸多优势,然而目前市场上98%的氢都是灰氢、蓝氢,也就是来源于化石资源的氢。基于南开大学化学、材料、能源等学科优势,南科优仪(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绿氢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来取代传统氢。

谈到可以在天开园充分发挥团队新能源材料研发成果的应用价值、将实验室成果变成市场产品,南科优仪总经理杨洸兴奋不已:“绿氢作为一种零碳排放的理想清洁能源,可助力传统工业、交通、建筑、储能等众多领域深度脱碳,是推动实现碳中和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凭借着强劲的研发实力和可观的市场前景,我们的项目已经受到新能源市场的广泛关注。”

夜幕时分,天开广场2、3、4、5、6号楼的灯光纷纷亮起。开园半年时间,天开广场所有办公楼宇全部投入使用,总面积达到了8.6万平方米,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政务服务、信息服务、人才服务、投资咨询、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如今,创新创业需要的各项服务天开园都已经为企业配齐。

有想法、没办法,这是过去不少高校师生研究成果落地的一大瓶颈。为帮助更多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天开园带动了各类机构与企业对接合作。天开发展集团副总经理王润田表示:“目前园区能够为企业提供小试中试、知识产权、金融等全链条的服务,同时我们积极为企业对接产业上下游企业,帮助入驻项目开拓市场,尽快拿到订单。”

为了将初创企业“扶上马”,再“送一程”,天开发展集团联合天津市12条产业链重点企业发起成立天开应用场景联盟,一对一摸排产业链重点企业需求,征集具有技术先进性、应用独特性和行业创造性的应用场景,遴选“优质场景”面向园区企业进行推荐。今后,天开园还将建立天开应用场景清单、天开企业能力清单,联合重点企业共同推进应用场景开放共享,加快天开园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促进初创企业快速成长。

精准灌溉

金融“活水”滋润创业 “幼苗”

“85后”的邓钊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投资人,2016年他在天津创办了陆石投资。在短短7年时间里,他组织投资了42个高科技项目,其中不乏爱思达航天这样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我们专注的重要赛道是航空航天、智能汽车产业链,天开园相关规划一出,我们就高度关注,也愿意投入资金去‘育苗’‘引苗’。”邓钊说。

在天开园开园伊始,陆石投资就与天开园创业种子基金共同发起设立了子基金——天津陆石海河鲲宇基金,迅速与入驻天开园的项目团队接触。邓钊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对一家入驻企业的首轮投资,帮助他们拿出了初步产品,目前还在同步考察10个团队。另外,我们也在与外地的部分校友企业对接,期望能把这些企业导入天开园,助力天津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

天开园优质的项目资源,吸引了包括陆石投资在内众多投资机构的目光,半年来,基金、银行等投融资机构在天开园不断聚集。天开园开园后,通过海河产业基金设立的100亿元母基金,已经吸引社会资本成立了12只子基金,每只基金关注不同的方向。

记者采访时,天开智算(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毅刚刚乘坐动车从北京来津,自从落户天开园后,赵毅就过起了一半时间在北京、一半时间在天津的双城生活。赵毅说:“我们主要为大数据企业和人工智能企业提供基础算力,前期负责天开园的基础算力,目前已经有10多家天开园企业有意向需要算力支持。在做好天津算力服务的情况下,后期我们会考虑辐射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日前结束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投融资洽谈会上,天开发展集团与12类、108家金融机构签约合作,天津科创天使投资有限公司与天开园5家企业签署投资意向协议,天开智算就是此次5家签约企业之一。“经过科创天使投资,加上5家银行分别做了贷款授信,企业起步资金基本筹集到位。明年春节以后,我们会在天津建立第一个100p(每秒10亿亿次计算速度)的智算中心,相当于原来5万台服务器的计算能力。”赵毅对未来充满信心。

“经过科创天使投资的项目,很多与天开园合作的银行也会开通绿色通道,快速发放贷款,同时,其他投资机构进一步跟投,让天开园企业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有些企业目前处在中试阶段,资金到位后,马上就可以进行市场化,明年可能就有产值了,后期企业可能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登陆资本市场。”天津科创天使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玮介绍说。

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滋润了刚刚在创业沃土扎根的“幼苗”。开园半年,永续新材料、水清华、农梦成真、天开云来、天开瑞来等12家企业获得授信3930万元;万柔科技、芯曜谱微、中蓖航油等多家企业取得投资810万元;天开广场企业从原来订单额仅108万元,增长到45家企业累计获得订单124项,金额达6043.31万元,给力的金融扶持帮助天开园的初创企业加快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两翼”“伸展”

助力创新型企业腾飞发展

在实现“从0到1”的创新突破后,如何完成“从1到N”的发展壮大?天开园用“伸展”的“两翼”给出了答案。在天开园规划中,“一核两翼”的格局被清晰描绘——以南开区环天南医大片区为核心区,以西青区大学城片区为西翼拓展区,以津南区海河教育园片区为东翼拓展区,在功能上形成以研发孵化为主的“一核”和以研发转化产业化为主的“两翼”。其中,“伸展”的“两翼”,为创新型企业腾飞发展提供了空间。

走进天开津南园天津普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生产干法电极。“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对技术含量的要求非常高。”公司总经理崔维国介绍说,“相对于传统湿法工艺电极,普兰干法电极产品寿命提升一倍、能量密度提升30%,而且生产过程无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电池还能获得97%以上的回收利用。”

据介绍,普兰能源具有从材料、极片、电芯、模组到系统的全产业链,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天开园为高校师生架起了一座桥梁,让越来越多的自主创新项目走出实验室,扎根天开园,在这里集聚形成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崔维国表示。

作为西翼拓展区的天开西青园,通过盘活工业园区存量资源,优化配套功能,建立小试中试平台,吸引创新成果在这里转化,实现产业焕新。华神新能源是天津理工大学的一个创业项目,主要做水系电池研发,第一批入驻天开西青园的成果转化区。29岁的宫宗帅是企业的总工程师,一毕业就加入了团队,开始自己的创业旅程。

“我们以‘政策兑现前置化’为导向出台政策实施细则,确保项目落地即兑现,真正做到雪中送炭。同时,加大基金建设力度,一次性拿出2亿元用于政府引导基金建设,着力打造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资体系。目前参与出资天开园创业种子基金、海棠海河天开园子基金、京津冀成果转化基金、双碳创业投资基金等四只基金,已吸引社会资本近11亿元,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初现成效。”西青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据介绍,天开西青园建园以来,园区新增引进项目159个,注册资金共11.6亿元。

“花”开遍地,“果”满枝头。蓬勃发展的天开园正在把天津丰富的科创资源“聚宝盆”转化成创新发展的“动力源”。

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