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累计开通5G基站96.1万个,截至6月底已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5G终端连接数约3.65亿户。随着网络普及,5G融合应用也处于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期,还需各方共同努力,打好“团体赛”。
当前,产业界探索“5G﹢工业互联网”热情高涨。航空、矿业、港口、钢铁等领域,涌现出机器视觉检测、智能物流、无人运输、远程控制等一大批典型应用场景,5G助力行业提质增效成果显著。
5G建设提速的同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正在拓展。记者日前从工信部了解到,在工信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印发的《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提出到2023年,我国5G应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实现重点领域5G应用深度和广度双突破。
“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及四个国家级车联网的先导区,全国有10余个省市出台了车联网相关的工作安排,20余个城市和多条高速公路已经开展了车联网的改造升级。”
近年来,随着我国5G商用进程的加快,各类5G产业联盟相继成立,共建5G实验室和创新中心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线上线下5G生态大会频频召开,成为5G产业实施生态战略的生动体现。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当今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创新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酝酿爆发,全球科技中心快速东移,信息、能源、生物、材料等领域大量新旧技术更迭交替。中国迎来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重要机遇期,一个成熟完善的区域创新网络也即将形成。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部署要求,积极推进能源领域5G应用,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能源领域5G应用实施方案》
当前,“5G﹢工业互联网”已成为产业热情最高、创新最活跃的5G应用领域,也是路径探索深入、效果显著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方向之一。“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的基础良好、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推进5G安全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烈宏出席会议并讲话。
工业互联网年度重点部署正式出炉。工业和信息化部6月7日发布《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1年工作计划》(下称《计划》),提出年内基本完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同时培育15个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10万家以上企业实现工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云化迁移。
一转眼,5G发牌已经两周年了。两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合力推动下,我国5G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仅在商用进程上引领全球5G发展,并且正基于网络平台在探索应用开发和生态营造方面迈出坚实步伐,我国5G发展正稳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正式商用两年后,5G正从试点探索转入快速推广阶段。5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采矿行业“5G+工业互联网”现场工作会上发布了“5G+工业互联网”首批重点行业和应用场景。
我国5G网络建设应坚持适度超前原则,匹配应用的发展路径和节奏,不断降低全网的部署成本与运营成本,助推5G网络迈向高质量发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数字化转型席卷全球,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世界智能大会 WORLD INTELLIGENCE CONGRESS
津ICP备17008349号-3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2098号 官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