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世界智能大会

打好系列“组合拳” 推动城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2022-09-05 12:32:51
收藏 收藏
微信分享

近年来,数字经济作为新经济形态,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已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承载空间,其数字经济发展状况客观体现了我国数字经济的建设水平。城市数字经济是数字技术与城市经济融合的产物,兼具数字经济共性和城市经济特性,因此不能完全套用数字经济的发展策略和建设模式。

城市数字经济是国家数字经济在城市空间范围内的集中体现

城市数字经济是以城市为发展空间,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推动资本、技术、劳动、数据资源等生产要素高度聚集,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的城市经济新形态。城市数字经济是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客观体现了我国数字经济的建设水平。

城市数字经济具有网络经济特征,可以突破时间和城市空间的限制,让数据信息通过现代信息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一是网络实时性。高速泛在的信息通信网络能够以接近实时的速度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数据,使得经济活动突破了时间约束。二是空间直达性。经济主体借助数字技术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网络,任何一个经济主体通过其中一个节点介入,便可迅速连接网络中其他节点,使得经济活动突破了空间的约束。三是技术渗透性。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泛渗透到一二三产业及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大幅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四是报酬递增性。数据、知识、信息作为数字经济的主要生产要素,其初始投入较高,一旦形成便可以无限复制,边际使用成本几乎为零。五是外部经济性。梅特卡夫定律指出,一个网络的价值等于该网络内节点数的平方,而且该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同类用户数量越多,其中任何一个用户所获得的(期望)收益(或效用)就会越大。

城市数字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新形态,也具有城市经济的特性。一是整体系统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完整的系统,在内部不断地进行物质流、能量流、人员流、信息流的交换,其中经济系统是最重要的系统,是其他系统的基础。二是产业集聚性。城市是经济主体及其经济活动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集聚的产物,经济集聚产生规模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多样性效应等,能有效提升城市生产效率。三是空间溢出性。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本地区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对邻近地区经济发展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规模异质性,大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形成区域增长极,引导信息技术扩散到周边小城市,形成辐射效应。四是产城协调性。“产”与“城”是一个城市的两面,城市功能优化完善促进产业发展,反过来,产业发展能够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实现产城融合。

城市数字经济发展面临三方面挑战

实体经济转型内生动力不足。当前,我国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了“扬帆再起航”,而广大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尚处于基础探索阶段,面临数字化“转型找死、不转等死”的两难境地。

数字技术转型支撑赋能不强。除了一线城市外,大部分城市数字技术产业普遍存在产业规模小、分散等特点,本地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龙头企业不多,缺乏第三方服务商的有效供给,难以满足企业系统化升级、个性化转型的服务需求。

城市数字经济治理环境不优。城市数字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有赖于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环境,但是当前,部分城市在数字经济制度政策、人才技术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制约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城市数字经济要打好系列“组合拳”

加强统筹,集聚各方建设力量。成立高规格城市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并协调推进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按照“高点定位、精准发力、全面布局”的要求,完善城市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确保规划实施有抓手、有载体、有成效。定期组织开展第三方机构评估,发布数字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及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评估报告。联合国内权威智库机构及行业专家、高校学者、企业高管,推动组建数字经济研究院,打造本地化数字经济新型智库。

因地制宜,探索本地特色化转型路径。结合本地特色和优势,差异化定位,积极探索特色化发展路径,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城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一企一策”、中小型制造企业“一行一策”、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区“一园一策”、产业链供应链“一链一策”的转型路径,制定数实融合转型路线图,明确转型目标及推进步骤。推行重点行业“链长制”,建设产业图谱平台,大力推动“延链、补链、强链”。

夯实基础,打造城市数智支撑底座。加强产业园区及重点企业的5G网络覆盖,加快千兆光纤宽带进企业、进商圈、进园区建设部署。面向优势行业、重点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重点企业建设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统筹全市数据中心规划布局,适度谋划部署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灵活部署边缘计算中心,构建云边协同的算力网络。推动建设城市产业赋能中枢,提供产业运行监测、政策咨询、规划评估、要素对接等精准服务。

强化供给,培育数字化转型支撑服务生态。建设一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衔接集聚各类资源,提供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打造区域产业数字化创新综合体,带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鼓励本地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与数字经济相关的专业,支持企业与院校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联合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发展订单制、现代学徒制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在一线城市建设“人才飞地”,提升人才的吸附力和承载能力。

政企合作,建设长效运营模式。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作用,设立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专项基金,推动各级政府产业基金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相关投资子基金。强化国有投资平台作用,加大对基础性、关键性、战略性数字经济重大产业项目的投资。支持银行、担保、小额贷款等机构创新融资方式,开展知识产权、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股权、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扩大信用贷款规模。

来源:人民邮电报

大会官网

www.wicongress.org.cn

邮箱

wic@wicongress.org

咨询热线

022-83608031   

400热线

400-019-0516

大会组委会秘书处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35号城市大厦8层

  • 官方视频号

  • 官方小程序

  • 官方公众号

  • 官方抖音号

世界智能大会 WORLD INTELLIGENCE CONGRESS

津ICP备17008349号-3津ICP备17008349号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2098号 官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