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入融合,是我国畅通经济循环、激活发展动能、增强经济韧性的重要着力点。应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和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做出展望。尤为值得强调的,就是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为构建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基于此,高度关注、加紧培育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优势,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以数字经济现有规模和增速为例,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38.6%,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实现了同比9.7%的高速增长。目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活动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从对生产力的影响来看,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它能驱动实体经济体系重构、范式迁移,提升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有鉴于此,数字经济将会成为“十四五”时期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之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也必然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
目前,数字经济大体分为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部分。产业数字化是指应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为传统产业带来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而数字产业化为产业数字化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同时可以依赖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存在。在我国,产业数字化部分创造的增加值占到了数字经济增加值的80%左右。
进一步分析数字经济增加值的结构,可以看出,数字经济的主体部分与实体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两者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广泛需求看,很多传统产业领域面临着日益严格的资源环境约束,亟需通过数字技术、数据要素赋能来突破传统生产方式的瓶颈,再造生产流程,重塑产业格局,重构商业生态,创造新的增长阶段。再从数字经济的内生供给看,实体经济的大规模需求,不仅为数字经济提供了强大的牵引力,还使数字技术依托实体经济的应用场景,源源不断地提供有效的数据要素供给,从而造就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双赢局面。
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由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带来的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持续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一方面,以产业数字化促进农业、制造业、交通、物流、金融、商贸等传统领域的转型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另一方面,以实体经济为数据要素供给的不竭源泉,从需求端拉动数字技术和应用场景的迭代升级,做强数字产业化,打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国际竞争力。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企业、金融机构要协同发力。政府部门应不断完善数据要素相关的体制机制,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实”深度融合打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企业作为“数”“实”融合的主体,一方面应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打造一体化数字平台,提升企业内部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率;另一方面,应以创新为驱动,加大研发投入,不断突破“卡脖子”难题,探索新业态新模式。金融机构应以资本市场为纽带,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及融合,不断激发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的生产潜力,提升产业的运行效率。
总之,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入融合,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发展数字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畅通经济循环、激活发展动能、增强经济韧性的重要着力点。一言以蔽之,把数字经济做深做实,持续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不断深化,加快形成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新竞争优势,必将对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推动作用。
来源:经济日报
世界智能大会 WORLD INTELLIGENCE CONGRESS
津ICP备17008349号-3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2098号 官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