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世界智能大会 迈向大智能时代 2017.06.29-06.30 中国 天津
首页 > 新闻中心 > 李培根院士:新工业革命与企业转型
李培根院士:新工业革命与企业转型

日前,华商校友总会/华中企业家俱乐部第二届常务理事会在武汉东湖宾馆梅岭礼堂召开。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受聘为华商校友总会/华中企业家俱乐部名誉理事长,并为企业家们亲自作《新工业革命与企业转型》演讲,受到企业家们的热烈欢迎。

李培根院士:尊敬的各位老总,没想到华商有这么大的凝聚力,我这也是第三次在华商跟大家交流。非常荣幸,虽然我本人不是搞企业的,但我跟企业打交道很多,企业家朋友也不少,所以我还是很关注这一块,谈谈一些看法。刚才孙文董事长讲话的时候也提到转型,我今天说的话题就是《新工业革命与企业转型》。

关于工业4.0,大家可能听得很多,中国也在讲《中国制造2025》。德国的工业4.0讲的是它要构建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美国工业互联网战略跟德国不一样,它不是政府推进的,是GE公司联合其它几个大公司共同推进的。它试图改变传统世界在资本、机器和社会分工上的固有体系,将人类智慧从资本和技术垄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里面实际上需要很多技术去驱动的,人、大数据、智能分析是关键元素。

关于转型,《中国制造2025》里面谈到四大转变,分别对应我国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创新能力不强,质量不高,资源消耗大,结构不合理),即向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转变。我们当然可以从这些方面谈转型,但是我今天谈的视角不一样。新工业革命及其技术的发展是不是使企业一定要转型?到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转型?我们转型主要依靠哪些技术的支撑?

新工业革命

新工业革命包含的内容很多,新能源、新材料、3D打印、纳米技术、生物医药等等,这都是新工业革命很重要的东西。但是话说回来,现在很多企业并没有感受到这些东西的直接影响。我的看法,真正的影响企业转型最普遍、最主要的四大支柱技术是网络化、大数据、机器人、人工智能就是说这四大技术普遍地促使企业不得不转型。当然,对某一个具体企业而言,也并不是受到四大技术的全面影响。但不管怎样,四大技术对转型的影响最为普遍。

互联网涉及方方面面,不仅制造业,智能电网、智能家庭、物联网等等,所有这些东西靠网络支撑。但是我这里特别强调一下物联网,现在像传感器、芯片越来越小,能量密度越来越高,人们对移动和无线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些都大大促进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美国很多公司非常强调物联网应用。现在美国街头的垃圾箱,这里面就包括物联网技术,什么时候垃圾装满了,通过物联网就会知道,就会进行相应处理。我们到PTC去,看到他们把物联网平台用到服务制造。前几天,华为的郭平讲,现在华为要在智能社会时代打造“全球的5朵云之一”。对于中小企业来讲,自己难以有力量去建大的网络平台、云平台,但是可以利用某些大公司开发的平台GE公司开发了一些可供社会利用的平台,如Predix;中国的华为、海尔(COSMO)正在做出努力。

另外,很重要的是大数据。2012年的时候,美国人就非常重视,认为这是一场革命。奥巴马政府将大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有的人甚至认为,未来对数据的占用和控制将成为陆权、海权、空权之外的另一种国家核心资产。GE公司跟海航合作通过大数据分析,使其飞机的燃油降低了1.1%。大家可能觉得1.1%不算什么,美国人统计,在美国航空节约1%的燃料是300亿美元,电力节约1%的燃料是660亿美元。如果一个企业的能源消耗减少1%,效率提升1%,几个1%,效益一下就上去了。

机器人的发展的确非常快,大家可到富士康看一看。我前年到河南富士康去看,一个车间里面基本上没有人,全是自动机床和机器人。另外,人与机器人的关系从使用与被使用向互相合作、友好伙伴发展,同时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连接起来。我们在汽车厂看到的机器人,它实际上和人不打交道,是隔开的。严格地说,不是智能机器人,因为都是做重复的动作。真正困难的是什么呢?是跟人合作起来的时候反更需要智能,这对机器人的要求会更高,它要明白人的意思,要懂得人的意图。现在还有所谓“云端机器人”,达闼科技的黄晓庆就在做。云即大脑,网即神经,端,即阿凡达,是机器人的本体,是终端。

人工智能的发展更超出我们的预料,大家看看阿尔法狗现在把全世界的围棋高手一扫而光,顶尖高手毫无还手之力。显然阿尔法狗的围棋智力已经超越了人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开发阿尔法狗的人还不是顶尖围棋高手,这说明了人工智能系统的自学习能力。跨媒体计算也是现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热点,本质上是充分利用丰富关联,建立媒体间的各种相关性,实现媒体内容跨越和语义关联。麦肯锡有一个展望,他讲未来12大颠覆性技术,把知识工作者自动化排名第二位,最近几年很热的3D打印只排第九。知识工作者自动化什么意思?我们以前的自动化是解决人的体力,知识工作者自动化旨在部分替代人的脑力。所以有的人说,未来20年内,70%的职业有可能消失。工程师的职业大概不会消失,但是工作形态、内容可能会有较大变化。

企业转型

关于企业转型,我提出几个要点:一是理念的转型;二是能力的转型;三是管理的转型;四是生态的转型。

首先,关于理念和战略的重大转变。过去以生产为中心,现在以市场为中心,产品以市场为中心,企业以产品为中心,这似乎没有什么不对的。但还不够,需要以客户为中心,尽可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处处考虑客户的存在,在客户的存在中体现企业自身的存在。从客户端思考,对企业来讲实际上见效快。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尤其个性化的需求,还有产品的运维服务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把网络、大数据、智能技术融入其中。海尔正在做COSMO平台,最近在无锡一个会上他们发布了大规模定制的白皮书。海尔利用COSMO平台跟用户交互,用户可以在上面众创定制。海尔的目的是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最佳体验,实现用户终身价值。通过给用户带来颠覆性的体验来倒逼海尔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需要开放性的创新平台。GE公司通过产品服务化实现向生产服务型制造的转型,将传感器安在飞机发动机叶片上,发展了“健康保障系统”。同时,大数据的获取,将改进设计、仿真、控制、维护等过程,对他们来讲是价值的延伸。

企业转型另外一个问题是能力转型,能力转型实际上主要包括硬能力和软能力。像富士康,它使用了很多机器人,那是一种能力转型,主要体现硬能力,即硬设备的能力。现在很多自动化生产系统不同于以前的刚性自动化系统,强调柔性、灵活性。这不仅需要硬能力,还要加上软能力。包括机器人组成的灵活、柔性的制造系统,当产品变更时,生产线变更所需时间大幅度缩短。采用无线通信、传送带或AGV车、机器人等组成的生产系统,未来能在几天内完成重组软能力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最重要的驱动力,包括下面要谈到的管理方面的数据驱动,都是软能力。

管理转型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说这些年企业信息化,ERP、MES、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等等,可能大家都听到了很多,这些我都不讲。我强调管理方面的转型需要数据驱动。虽然说很多企业搞信息化多年,但没有真正做到数据驱动。数据范围非常广,包含个性数据、工序数据、物料需求、精准配送、资源配置、质量数据等等。很多企业的信息化系统中,好多数据不全。管理的转型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数据和业务的统一,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业务数据化是指你的每项工作、每个产品、每个物料、每个过程、每个活动都要尽可能的数据化。数据业务化什么意思?

很多企业现在没有专门的业务部门真正处理数据相关的事情,企业数据的标准是什么,哪些地方要收集数据,数据模型的规范,连接标准,数据处理和分析,存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没有一个部门专门去处理。所以说数据业务化就是一定要有专门的数据部门。企业真正做到数据驱动是非常不容易的,有人到红领看了以后很失望,因为事先想象它肯定是高度自动化的。但没想到车间里面还是一个人挨一个人,看起来依然是劳动密集型。但是红领实实在在做了什么呢?就是数据驱动。虽然每个工位看起来都是工人在那里,但是工人在生产线上,做的活并不是重复的,因为每一件服装都个性化的。工人要做什么事情,每一项工作全是数据驱动,这个非常重要。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单是在车间的流水线、工序上面是数据驱动,包括企业里面的一些部门的活动,甚至人事部门、财务部门等等,各种活动也要数据驱动。这一点他们做得非常好,管理成本大大降低。这个例子是什么呢?管理方面有一个我想特别强调的问题,就是把数据驱动用到人的管理(包括事务)上面,我觉得这个是现在企业普遍没有重视的事情。我呼吁企业家开始关注这样的事情。做企业真正做到一定的境界要考虑什么?让员工更好地发展,更自由地发展。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强调“人的自由发展”,而且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企业当然要考虑员工的自由发展。员工也好、干部也好,如果心情舒畅,潜能容易发挥出来,反之,如果憋屈、压抑,那对企业是不利的。怎么样让员工更自由?如果员工干活得看上面主管的脸色,那是不自由的。如果干活只是对数据负责,肯定感觉更好。企业如果能够数据驱动、数据透明,让数据去驱动、评判员工的工作,员工一定会有更好的感觉。当然这里面也涉及到企业的流程再造。有人担心,如果员工太自由都不服从怎么办?自由与服从的统一,企业的业务目标、客户需求目标、员工的工作目标都可以数据化。对数据负责也就是对目标负责。信任与控制的统一,企业不能失控,以不信任的方式去监管、控制给干部或员工很不好的感觉。要变主观的监管为客观的监管,变人的监管为数据的监管。

生态转型。这里讲的生态不是自然生态,是企业生态环境。需要重新定义行业边界,行业竞争基础从单一产品功能转向产品系统性能。如一个做拖拉机的企业,其考虑问题的边界从拖拉机制造扩展到农业设备系统优化。John Deere和爱科 公司(AGCO)合作,不仅将农机设备互连, 更联接了灌溉、土壤和施肥系统,可获取气候、作物价格和期货价格等信息,优化整体效益。

企业生态要开放。飞利浦或GE其中一家主宰了医学成像设备业,该公司就能采用封闭系统。现实中,两家的成像系统平台都可以兼容其他制造商的设备。飞利浦照明推出智能彩色灯包含了基本的智能手机 App,允许用户控制灯的颜色和照明强度。公司发布应用开发界面,独立的软件开发者迅速发布了几十款相关应用,增强了智能灯的功能,提升了业绩。开放还需要“积木式创新”观念。不同生产要素可以被模块化,由不同的企业进行研发与生产,再从中挑选世界最顶级的不同模块,像搭积木一样组合成产业链条。《科学美国人》的观点:今天的科技是复杂的协作系统,要有多个单位紧密协作,像爱迪生那样单打独斗的创新时代已经结束了。当然,由于生产要素被模块化、被细分,选择合适的伙伴就成为企业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这需要数字生态系统的支撑。

工业进步到今天,企业生态系统一定要有数字生态系统作保障。企业与它的供应商、客户等,不仅是产品、零部件、物料方面的来往,还要有相应的数据联系。一个汽车制造商考虑的企业数字生态系统不仅要包括其供应商、客户,甚至城市智慧城市的某些内容,因为交通、停车常常成为城市问题。因此汽车与城市交通、停车等问题的数据联系就是汽车开发者要考虑的问题。数字生态系统需要云平台。华为采取了“多云架构”,来打通应用和数据,实现企业内、外部的无缝协同。在多云支持下,变革供应链,1999年启动时,销售收入15亿美元,供应链员工3000人。现在,销售额近1000亿,员工保持在1万人,未来希望在2000亿美金的销售下,保持人数不变,且做到供应链更简单、更及时、更准确。

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企业家要关注新工业革命的趋势和可能的影响。新工业革命及其技术发展促使企业转型,转型需要从理念、能力、管理、生态等方面去综合考虑;转型主要依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支撑;要对企业的战略、管理有新的认识,要逐步、及时地转型;要全面数据驱动,重新定义行业边界,注意硬能力和软能力的提升,注意企业新的生态 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华商研究院